我院师生参加2025年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并展示前沿成果
7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主办、东北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三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本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顶尖高校、重要科研院所及相关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共3000余名,规模空前,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交流最新科研成果、探讨学科前沿发展、共商解决重大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平台。我院刘旭教授、高元鹏研究员及团队研究生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会议期间,我院师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精彩展示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刘旭教授作了题为《奶畜乳腺炎抗病育种》的大会报告,系统阐述了乳腺炎这一严重危害奶畜健康与生产效益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并分享了其团队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乳腺炎奶畜新品系方面的重要实践经验和阶段性成果。高元鹏研究员聚焦于奶牛重大疫病方面研究,作了题为《奶牛抗结核病基因编辑育种研究》的大会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前沿的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学方法,精准靶向调控奶牛结核病易感或抗性相关基因,为培育具有先天结核病抗性的奶牛种群提供了创新性技术路线和重要阶段性成果。博士研究生冯瑞作了题为《细菌感染性乳腺炎基因编辑抗病育种新策略研发和关键靶点解析》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细菌感染引发奶畜乳腺炎的分子机制,创新性的提出了炎性调控序列基因编辑抗乳腺炎育种新策略,并对多个潜在的关键调控靶点进行了深入的功能解析和验证。冯瑞博士凭借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和精彩的报告表现,在众多参评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大会“优秀论文奖”。
刘旭教授作报告
高元鹏研究员作报告
博士研究生冯瑞作报告,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三位学者的报告内容前沿、逻辑严谨,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均获得了高度评价。这些研究紧扣国家种业振兴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代表了动物抗病育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保障动物健康、提升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盛会,为我院参会师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学习、交流与展示平台。通过与全国同行的深入切磋,师生们拓宽了学术视野,把握了领域最新动态,有力提升了我院在反刍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及奶畜重大疫病防控研究领域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学院将持续支持相关团队深化研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王丹
审核: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