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田野探知行,智慧耕新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葫韵燎原队于2025年7月31日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与当地农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上午,队伍首先前往合阳县新池镇星光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调研。在产业园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葡萄种植的流程和技巧。从葡萄的选种、栽培、管理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让队员们受益匪浅。此外,队员们还品尝了当地的葡萄,对其甜美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赞不绝口。
星光葡萄园占地800亩,现种植冷棚葡萄400亩,品种为星光无核、阳光玫瑰、黑提。园内分布着35个传感器、48个视频监视器,共同组成合阳县星光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种植平台,密切监控着葡萄生长的全过程。除此之外,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灌溉施肥,通过智能控制将肥料配制成肥液与水混合,定时定量输送至葡萄树根部,实现节水30%以上,同时提升水肥利用率。星光现代农业产业园应用现代化科技,使葡萄的生长过程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实现了灌溉与施肥的精准化,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葡萄的品质,让科技成为增收的金钥匙。
参观葡萄园
下午,队伍转赴合阳县灵泉村,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融合农业发展与古村落文化的探访之旅。
刚入村,错落有致的农田与整洁的村道便映入眼帘,村党委书记先带着队员们与十余名村民代表围坐召开座谈会。会上,村民们热情分享了村里的农业发展情况:灵泉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基础,近年来在村集体带动下,发展了200亩苹果种植基地和150亩红枣林,还成立“灵泉果蔬合作社”,通过统一购种、技术指导和销售的模式,解决了村民“买难卖难”问题。
随后,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跟着有30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民王大爷学习苹果疏果技巧。“疏果得看间距,留大去小、留强去弱,才能保证果子长得匀实。”王大爷一边演示一边讲解,队员们学得专注。在红枣林里,大家看到村民使用合作社统一添置的简易滴灌设备灌溉,“比以前漫灌省水多了,果子甜度也上去了!”村民李大姐笑着说。此外,队员们还了解到,村里争取乡村振兴帮扶资金修通田间机耕路,引进小型收割机等农机设备,让耕种效率提高近40%;组织村民参加农技培训,不少人学会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更受市场欢迎。
农业调研结束后,村党委书记带着队员们转入古村落探访。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古民居青砖黛瓦、错落有致,木质门窗上的雕花虽经岁月打磨,仍显精致纹路,古韵扑面而来。村党委书记介绍,灵泉村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些古民居多保留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队员参观博物馆
队员们接着参观了村里的博物馆,不大的空间里陈列着村民祖辈用过的犁耙、纺车、石磨等农耕器具,还有旧时生活物件、老照片和文献资料。“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集市,那会儿热闹得很!”村党委书记指着一张泛黄照片说,这些展品生动展现了灵泉村的发展变迁,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历史脉络。
最后,队伍走进村里的祠堂。祠堂古朴庄重,正厅悬挂先祖画像和家训匾额,“孝亲敬长”“耕读传家”等字样苍劲有力。村党委书记介绍,祠堂不仅是祭祀先祖的场所,更是传承家风、凝聚人心的地方,村里常在此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家族历史和村落文化。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需要星光产业园这样的科技赋能,也离不开灵泉村在农业实践创新与古村落文化保护上的坚守。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守护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队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