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救助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文/全钺涵 李艾聪 图/ 李艾聪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8-11 浏览次数:

  

  沈阳猛禽救助中心是中国第二家专业的猛禽救助中心,是辽宁省乃至东北猛禽救助的重要基地。据了解,该中心年救助量三百余只,救助成功率70%以上,有着丰富的救助经验。为了解辽宁省近年来猛禽救助情况,学习猛禽救助先进技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7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赴沈阳猛禽救助中心调研队深入沈阳猛禽救助中心开展了为期15天的调研实习活动。

  进入救助中心 调研工作拉开帷幕

  8月26日上午,伴随着丝丝小雨,调研队来到救助中心,见到了救助中心主任王唯彦。王主任热情的接待了队员并为队员们讲解了救助中心的工作和历史。队员们了解到,沈阳猛禽救助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而在此之前,由王主任等四名爱鸟人士组成的猛禽救助小组在没有经费和场地的情况下坚持救助猛禽已有十余年之久。王主任感叹,正是猛禽救助中心的积极工作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使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也使沈阳及周边地区的市民和学生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接下来,王主任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救助中心的各个笼舍,讲解了正在康复和野化训练中的每只猛禽的种类,救助原因和训练计划。其中有一只猎隼曾经被人非法饲养,翅膀折断,受到了身体和心理严重的伤害。一有人靠近,它就发出很凄厉的叫声。沈阳猛禽救助中心的志愿者为它进行了耐心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现在它已经在顺利的康复中了。

  听完王主任的介绍,队员们都感叹中心从成立,一步步走到今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不容易,也深刻地意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队员们都十分迫切地想要立刻投入到猛禽救助中去。这时中心志愿者来到救助中心值班,为队员们讲解示范猛禽的喂食和训练工作。

  队员们和志愿者们一起将猛禽的食物鸡头剪半或剪碎,根据猛禽的身体状况加入药物和营养品,按照猛禽的体重喂食。有一些猛禽不适合自己撕扯食物,就需要队员们将鸡头中所有的骨头剔除,将肉剪成小块。志愿者为队员们讲解了苍鹰“米多”和燕隼“瓜皮”野化训练的方法。看到队员们跃跃欲试,志愿者将“瓜皮”放到队员程泽芳手上,让她单独进行训练。

  猛禽是食物链顶端的鸟类,是苍空之下的王者。而救助中心的猛禽,大多被人类伤害过。此时,队员们有幸来到救助中心,感受不一样的猛禽,体会他们的威猛,柔情和脆弱,细细品味人与自然的关系。

  深入救助中心 齐心协力救助红隼

  7月27日,救助中心接到了救助电话,有一只小红隼被困于居民楼阳台上,由于年纪太小而无法起飞,被送至当地派出所。接到电话后,中心立刻派出志愿者和三名队员前去交接。队员们来到当地派出所,与派出所民警顺利完成交接。队员们为小红隼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索性小红隼并无大碍,只是因年纪太小而无法飞行。队员们将小红隼接回救助中心。

  返程途中队员了解到,十年以前中心的年救助量不过三十余只,而且缺乏社会的支持。而现在鸟类虽然越来越少,中心救助的鸟类却越来越多了。这是不仅是因为救助中心积极工作,注重宣传,更是因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大大提高了,。这也说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越来越好。

  结合专业知识 奔赴医院观摩手术

  8月3日,救助中心接收一只红隼雏鸟。这只红隼一条腿严重畸形,从翅膀中间伸出。队员们和救助中心王主任一起来到毅佳动物医院,为红隼进行检查。动物医院姜医生为红隼进行了细致的诊断,判定红隼所患疾病为髌骨外脱。鸟类的髌骨外脱迄今为止并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手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尽管困难重重,王主任和姜医生还是决定为这只红隼进行手术。

  于是,8月6日,队员们与王主任,记者和外国友人一起来到毅佳动物医院,为红隼进行手术。姜主任设计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将外脱的髌骨复位,并将韧带收紧。一个小时紧张的手术之后,护士撤掉呼吸麻醉机,小红隼悠悠转醒。看着小红隼可以正常站立的双腿,队员们都十分激动。

  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学习到了姜医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对野生动物救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队员们必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实践,为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新时代兽医而奋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版权所有 @2009—2010 保留所有版权